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21
NFT 为什么
很多朋友问过小林 NFT 是什么?也许你知道 NFT 这三个字母是单词「Non-fungible Token」的简称,也知道翻译成中文叫「非同质化代币」。每一个英文字母、单词或汉字你都认识,可是合到一起却无法理解。同时媒体又在不间断的轰炸,隐隐约约只能感觉到「不明觉厉」。 NFT 既不是 Web 3.0,也不是元宇宙。 这篇文章将告诉你什么是 NFT?为什么是 NFT? 说起 NFT 则不得不提「CryptoKitties」,早期网上一般叫「以太猫」,现在官方称之为「谜恋猫」,官方对谜恋猫的定义:世界首款区块链游戏。区块链是支持类似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运作技术基础。尽管谜恋猫不是数字货币,但它也能提供同样的安全保障:每一只谜恋猫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100%归您所有。它无法被复制、拿走、或销毁。 那么 NFT 跟谜恋猫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小林带大家追溯一下这个起源,其实用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关系,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比较恰当,并且借此可以避免被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绊倒。在比特币未普及之前,并没有区块链的概念,由于人们受到比特币白皮书和源代码的启发,把区块链这个含义单独提取了出来,并最终形成了区块链这么一个行业词汇,而后又把比特币比喻成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迷恋猫项目源自加拿大温哥华 Axiom Zen 风险投资工作室,有点像美国的 Hacker Dojo,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车库咖啡、创新工场早期的孵化模式。他们孵化的团队在参加 ETHWaterloo 以太坊黑客马拉松时,仅用3天时间便创造出了首个 NFT 原型产品。事实上,这个项目的初心只是希望能通过一款简单易用的作品来科普区块链技术。 2018年1月,基于这个原型提出了 ERC: Non-fungible Token Standard #721 以太坊征求意见文档标准,业界一般简称 ERC-721(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 Continue reading
Virtual Reality 那些事
2021年12月17日(美西时间下午5点,美东时间晚上8点),北京时间12月18日早上9点。由普世佳音、海外校园、天路事工、神奇传播、远东电台、远东福音会联合主办第13届网络宣教论坛 IMF2021,历时3小时在网上通过 Zoom 和 YouTube 成功召开。小林作为主内弟兄,以一个28年IT从业者并新基督徒的身份,参与分享了关于 VR 的发展历程及元宇宙类别的话题。 VR(Virtual Reality)在港台被翻译为“虚拟实境”,而中国大陆则翻译为“虚拟现实”。小林解构的方法则是从维度切入,即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点”、“线”、“面”,从 2D(二维)到 3D(三维)到次元,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很难理解四次元和异次元,如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那么什么是我们容易理解的维度或者次元呢?其实从80后、90后很熟悉的“二次元”概念切入则不太难理解,即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等不同的叙事和表现方式。 传道书上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当 Facebook 宣布改名为 Meta,扎克伯格发布各种概念视频时,大家都能联想到《Avatar – 阿凡达》、《Matrix – 黑客帝国》等电影场景,戴着 Oculus 连接互联网的体验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42年美泰就发布了 View-Master,这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玩具,曾一度在美国引发热潮。它像是一个小幻灯片机,类似很多小孩子玩过的万花筒,可以让儿童插入不同主题的幻灯片卡匣,并且播放14格带有故事性的幻灯片, 几十年来已经推出了上百款产品,之后还曾出过了 3D 版本,可说是当时家喻户晓的行动故事书。 那么到底什么是虚拟现实呢?简单的定义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历其境,可以即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电脑图形、电脑仿真、人工智能、感应、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电脑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一般的虚拟现实设备至少包含一个屏幕、一组传感器及一组计算组件,这些东西被组装在这个设备中。屏幕用来显示仿真的影像,投射在用户的视网膜上、传感器则用来感知用户的旋转角度、计算组件则收集传感器的资料,决定屏幕显示的画面为何。额外的设备可能包括一台高端电脑,用以补充计算组件的不足。也可能有一对把手及定位器,用以侦测用户的位置。 那么虚拟现实和元宇宙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了解到“Virtual Reality”,便想到将之应用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的层面上,并给其取名为“灵境”。他认为,灵境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扩展人脑的感知和人机结合的体验,使人与计算机的结合进入到深度结合的时代。 至于元宇宙的定义,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或者林妹妹(林黛玉),一时半会都很难获得共识。事实上 Cyberspace 就是 Metaverse 的一种,进入元宇宙并不仅仅只有通过虚拟现实一种形式。 从交互类型来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1、Text(文本),诸如小说、网络上的 BBS(电子公告板)或者 MUD(泥巴游戏)。 2、Image(图像),典型的例子是漫画,当下我们能找到像 … Continue reading